子宮肌瘤的原因有哪些?有關子宮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層的細胞突變、性激素及局部生長因子間的較為復雜的相互作用。
根據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結果表明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長的主要因素,還有學者認為生長激素(GH)與肌瘤生長亦有關,GH能協同雌激素促進有絲分裂而促進肌瘤生長,并推測人胎盤催乳素(HPL)也能協同雌激素促有絲分裂作用,認為妊娠期子宮肌瘤生長加速除與妊娠期高激素環境有關外,可能HPL也參加了作用。
此外卵巢功能、激素代謝均受高級神經中樞的控制調節,故神經中樞活動對肌瘤的發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因子宮肌瘤多見于育齡、喪偶及性生活不協調的婦女。長期性生活失調而引起盆腔慢性充血也可能是誘發子宮肌瘤的原因之一。
其常見誘發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飲食不合理
偏食、挑食的女性朋友及肉食為主的女性患子宮肌瘤的機會比均衡膳食者高,尤其要避免攝入過多的激素類食品。
2.過度肥胖
女性體重嚴重超標,過于肥胖是引起子宮肌瘤的一大誘因。因為子宮肌瘤與雌激素有很大的關系,而體內大量脂肪會代謝成雌激素,為子宮肌瘤的發生、生長提供了條件。女性朋友每超重10公斤,患子宮肌瘤的風險相應增加21%。
3.多次流產
多次流產導致子宮不斷受到不良刺激,長期如此也會造成子宮肌瘤。所以,要做好避孕節育措施,但是服用避孕藥年齡較早的女性,患子宮肌瘤的機會相對較高,可見選擇合理合適的避孕措施很重要。
4.胎盤生乳素
子宮肌瘤的發病的因素一般有很多種,臨床上的妊娠期子宮肌瘤增長較快,可能是胎盤生乳素促進雌二醇的作用,并非單獨雌激素的作用。
總之,子宮肌瘤的發生發展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子宮肌瘤體征表現
(1)腹部檢查
子宮增大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或較大宮底部漿膜下肌瘤,可在恥骨聯合上方或下腹部正中捫及包塊,實性,無壓痛,若為多發性子宮肌瘤則腫塊之外形呈不規則狀。
(2)盆腔檢查
婦科雙合診、三合診檢查,子宮呈不同程度增大,欠規則,子宮表面有不規則突起,呈實性,若有變性則質地較軟。婦科檢查時子宮肌瘤的體征根據其不同類型而異,帶蒂漿膜下肌瘤若蒂較長,于宮旁可捫及實質性包塊,活動自如,此種情況易與卵巢腫瘤混淆。黏膜下肌瘤下降至宮頸管口處,宮口松,檢查者手指伸入宮頸口內可觸及光滑球形的瘤體,若已脫出于宮頸口外則可見到腫瘤,表面呈暗紅色,有時有潰瘍,壞死。較大的宮頸肌瘤可使宮頸移位及變形,宮頸可被展平或上移至恥骨聯合后方。
|
|
|
|
|
|
|
|